首页 » 前尘旧梦 » 前尘旧梦全文在线阅读

《前尘旧梦》吴湖帆藏画轶事

关灯直达底部

吴湖帆是几十年来在国画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。他当时与赵叔孺、吴待秋、冯超然为海上四大家;又与吴待秋、吴子深、冯超然为“三吴一冯”。岁月流逝,这五位老画家,都先后去世了。

吴湖帆,江苏吴县人,因为诞生在燕北,所以取名燕翼。更名万,字矞骏,又字东庄,作书画则署湖帆。这些名号,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了。他是金石大家吴大瀓的文孙。大瀓为清显臣,擅山水篆籀,著述丰富,如《愙斋诗文集》《愙斋集古录》《古籀补》《古玉图考》《权衡度量考》《恒轩吉金录》等,当时嘉惠士林,而复延泽后代,影响是很大的。大澂兄弟三人,兄大根、弟大衡,自己原名大淳,为避清同治帝载淳讳,改为大澂。大根号澹人,子本善,字讷士,为湖帆的本生父。大瀓子早死,以湖帆为继承,因此成为大瀓的直系。他的本生父讷士,写得一手极好的行书,主持吴中草桥学舍,造就人才很多。某岁,出重金购得一顾亭林亲笔加注的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稿本,视为瑰宝。既而晤昆山名士方唯一,他就想到顾亭林是昆山人,这部稿本,是昆山的文献,当归昆山人保存,便将这部书送给方唯一,唯一不欲据为私有,便转入了昆山图书馆。

吴湖帆生于一八九四年(光绪甲午)七月初二日。幼就读于长元和第四高等小学,及草桥学舍。当地环境绝胜,绕着玉带河,两岸垂柳,毵毵飘拂,附近一龙池禅院。这时,同学有叶绍钧、顾颉刚、颜文梁、王伯祥、江小鹣、蒋吟秋,范烟桥、江红蕉,华吟水、陈子清和笔者,风雨芸窗,相互切磋。吴湖帆学名吴万,颇喜绘事。崇明罗树敏、樊浩霖任图画教师,胡石予任国文教师。石予擅画墨梅,这对湖帆都有一定的影响和鼓励。湖帆喜临池,初学董香光,中年仿瘦金体,晚年得米襄阳《多景楼诗》手迹,朝夕浸淫海岳,挥洒自然,作擘窠大字,益见魄力。又学篆刻,摹吴让之、黄牧甫,但不多作。陈巨来尚藏有吴湖帆刻“吴万宝藏”朱文印,范烟桥藏有“愁城侠客”闲章,烟桥在浩劫中含冤死,此印不知去向。

吴湖帆和陈巨来具有特殊的交情。原来巨来学刻印于嘉兴陶惕若(善乾),一九二四年拜赵叔孺为师,经叔孺指点,巨来渐渐懂得了刻印的章法和刀法。有一天,巨来访叔孺师,见座上有人出示隋代《常丑奴墓志》请叔孺审定,巨来始知这人是吴湖帆。叔孺见墓志的卷首钤有“丑簃”二字白文印,刚柔兼施,颇有功力,问是谁所刻?吴湖帆答以自刻。巨来对之,暗自钦佩。这时叔孺即为二人作一介绍。湖帆对巨来说:“您的印神似汪尹子,我有《汪尹子印存》十二册,可供您参考。”当时巨来对汪尹子其人,尚无所知,叔孺告诉他:“汪尹子为清初皖派大名家,和程穆倩、巴慰祖齐名。现在湖帆既有此珍藏,你可假之一观,以扩眼界。”湖帆告辞时,便邀巨来同到其家,一观汪氏印谱。巨来看后,爱不忍释。巨来此后治印,炉火纯青,白文又极工稳老当,主要得力于此。湖帆所用印一百数十方,其中多半为巨来所刻。湖帆得宋黄山谷手书《太白诗草》卷,卷首句为“迢迢访仙城”;又得宋米襄阳书《多景楼诗》,有句云:“迢迢深海大鳌愁”;请张大千画“迢迢阁图”,后出明代青田佳石,请巨来刻“迢迢阁”三字印,巨来立即奏刀,为一精心瘁力之作。湖帆家藏《十钟山房印举》大本凡三部,每部九十九本。盖山东潍县陈簠斋(介祺)藏有三代秦汉魏晋古玺九千余方,夸称为“万印楼”,拓辑《十钟山房印举》,乃小型本,拟重拓十部大本,而资力有所未逮。这时,吴大澂方任湖南巡抚,即汇银三百两,资助其事。簠斋拓成十部大本后,以三部答酬大,并附拓小本,又专拓两面印十二册、玉印一册。壬戌年(一九二二年),湖帆以大本一部售与上海商务印书馆,代价八百元。商务印书馆印《十钟山房印举》,每部售二十元,即湖帆家物。又一部被张鲁庵以银一千两购去。那专拓两面印十二册,便赠给巨来。又湖帆家传古玺印四十余方、官印五十余方、将军印二十八方,大澂生前特别珍爱,装在乾隆紫檀匣内,湖帆全部请巨来精拓,朱墨灿然,很是夺目。湖帆画扇,巨来藏有四十五柄之多,有山水、花卉、翎毛,那翎毛尤为难得。

吴湖帆绘画作品

湖帆多旁艺,雅擅填词,尝请益于当代词家朱古微、吴癯庵,与廖恩焘、冒鹤亭、夏敬观、金兆蕃、仇述庵、吕贞白、林子有、吴眉孙、郑午昌、夏癯禅、林半樱、龙榆生、何之硕辈结“午社”,刊有《午社词集》传布海内,和“舂音社”“着涒社”相声应。湖帆集宋人词为《联珠集》,复影印《佞宋词痕》五卷,附补遗及外篇,均湖帆亲自录写成一大帙,异常古雅。湖帆藏有四部欧帖,称“四欧堂”,这四部欧帖中,除《虞恭公碑》为大澂家旧物外,其余《化度寺》《九成宫》《皇甫诞》原为湖帆夫人潘静淑家藏。湖帆拥此四帖,即名其长子为孟欧,次子为述欧,长女为思欧,次女为惠欧。不久,湖帆便将这四部欧帖让归公家了。静淑逝世时,年仅四十有八。所作词稿,名《绿草词》,湖帆因丧偶取奉倩伤神之意,更自名为倩,号倩庵,并请陈巨来为静淑刻名章及藏印十多方,钤在遗物上,以示悼念。此后又和顾抱真结婚。抱真于《绿草词》后,题《一点春》词云:“避难离乡日,已经十八年。当时未晓寄身处,花满河阳烂漫天。绿遍池塘草,艳称如眼前。瑶琴一曲听天上,料理夫人断续弦。”湖帆为抱真作有《凤栖梧》一阕云:“患难夫妻余十载,情性相融,不是能求买。危处同忧安共快,精神饥渴如连带。坦离心肠无挂碍,辛苦家常,顺逆多深耐。裙布荆钗风未改,从经离乱存仪态。”足见伉俪是很相得的。可惜经过浩劫,湖帆冤屈谢世,连及抱真,强劳过度,致疲惫仆地,又复失于医治,也含冤而死。

潘静淑较湖帆长两岁,生于一八九二年。一九二一年,静淑虚岁三十,是年岁次辛酉,正与宋景安刻《梅花喜神谱》干支相合,该谱亦为潘氏家藏,静淑父仲午于当时赠送湖帆夫妇,湖帆即榜其室为“梅景书屋”。“梅景书屋”的收藏,海内闻名者,有唐高宗临虞永兴《千字文》,南宋杨皇后《樱桃黄鹂图》小横帧,宋梁楷《睡猿图》,宋王晋卿《巫峡清秋图》,宋高宗《千字文》,刘松年《商山四皓图》,赵松雪《杨妃簪花图》及山水三幅,继得管仲姬画竹一幅,称为赵管合璧。又有松雪书《急就章册》,怀素草书《千字文》,郑所南画《无根兰》,吴仲圭《渔父图》,王叔明《松窗读易图》,宋人画竹,宋人《汉宫春色图》,黄大痴《富春山居图》残卷,杨补之《梅花卷》,倪云林《秋浦渔村图》,鲜于伯机所书《张彦享行状稿卷》,伯颜不花旧藏《朱元晦送张南轩诗卷》,沈石田《竹堂寺探梅图》,唐子畏《弄玉吹箫图》和《幽人燕坐图》,李竹懒《溪山入梦图》,马湘兰和薛素素所绘的兰,合之为《美人香草卷》,又薛素素自画的《吹箫小影》,董香光的《画禅小景册》,金红鹅的《美人秋思图》,恽南田的《雨洗桃花图》,王石谷的《六如诗意图》,吴梅村、杨龙友等《画中九友册》,柳遇的《兰雪堂图卷》,钱叔美《碧浪春晓图》,改七芗《天女散花图》,吴冰仙的《水墨花草卷》等。拓本方面,除四欧帖及《梅花喜神谱》外,尚有全拓蜀《先主庙碑》,隋《常丑奴墓志》,隋《董美人墓志》,汉《沙南侯获碑》六行本,怀素书《圣母帖》宋拓本。苏东坡书《西楼帖大江东去词》宋拓本,魏永平《石门铭》,魏丘俭《纪功刻石》。明拓孤本《七姬权厝志》《砖塔铭》,明拓四汇本《攀古楼汉石纪存》,以及孙吴大泉五千泉,宋刻《淮海长短句》,纳兰容若珊瑚阁藏《玉台新咏》等等,都是珍稀之品。其中郑所南所绘的无根兰,为仅有孤本。其时吴兴庞莱臣的《虚斋藏画》,印有若厂集,以有郑虔而无郑所南为憾。见湖帆所藏,一再请其割爱,卒归于庞氏,庞氏赠其他名画,作为交换。过了几年,湖帆弟子王季迁赴美,在美某富豪家,看到郑所南这幅画,函告湖帆,湖帆为之懊伤累日。某次,我到他家里,他谈及此画,谓:“虽寥寥数笔,足以传神。”那《常丑奴墓志》,乃金冬心旧藏,被湖帆的外祖沈韵初所得,后归大澂,大澂授给湖帆,湖帆因号“丑簃”。及得《董美人墓志》,他携带随身,晚间入衾,说是“与美人同梦”,特镌刻“既丑且美”一印。

湖帆的吴中故居,为金俊明的旧宅。俊明字孝章,号耿庵,明诸生,参加复社,画竹石萧疏有致,墨梅最工,载《吴县志》。这所旧宅,名“春草闲房”,距今已三四百年。梁溪孙伯亮,偶于冷摊购得一玉印,镌刻高古,赫然为“春草闲房”四白文,闻伯亮今尚珍藏。吴湖帆在上海嵩山路的寓所,为两幢三层楼的西式屋子,画室和卧房都在楼上,楼下空着,便赁给他的稔友许窥豹居住。这样直到他逝世,没有迁移过。斜对门便是冯超然的画寓,称为“嵩山草堂”,两人都精于画艺,桃李门墙,蔚然称盛。湖帆的外甥朱梅村,擅画人物仕女,也住在附近。

湖帆交游甚广,对冒鹤亭、叶遐庵尤为崇敬。叶遐庵在沪时,经常来吴家,遐庵以书名,有时也画松,往往请湖帆添加数笔,以求苍润。看到湖帆用的书画笔,什九不开足,遐庵辄把它濡化开来,对湖帆说:“笔毫必须放开,着纸才得酣畅,宁可大才小用,切莫小才大用。”有人赠茅龙笔一支寄遐庵,遐庵不能掌握,便转送了湖帆。抗战胜利,湖帆无端被军人汤恩伯软禁于锦江饭店数日,苦闷得很,幸由遐庵为之设法,才恢复自由。

湖帆的画艺,为有目所共赏。我曾为他作一小传,谈及其画,如云:“挥洒任意,入化造微,绛莲翠竹,如宛洛少年,风流自赏。山水或叠嶂崇峦,而不觉其滞重;或遥岑荒沚,而不觉其寥简。烟云缥缈,虚实均饶笔墨。托兴作金碧楼台,错采镂华,极其缜丽,却一洗俗氛伫气,而别含古趣。偶临内府走兽,虬髯胡儿,控一骥足,雄迈超越,比诸韩干之照夜白与玉花骢,毋多让焉。……”湖帆画以山水为多,花卉次之,画走兽较少。一次,作《五牛图》,或仰或俯,或正或侧,线条刚柔兼施,非能手不能办。后赠其弟子黄秋甸。湖帆画翎毛,也是少见的,陈巨来所藏湖帆扇中,一柄以朱砂加西洋红画一绶带鸟,栖于双勾翠竹上,精丽无匹。又有《荷花翠鸟》幅,为方幼庵所藏。幼庵尚藏有湖帆旧物,如董香光所临李北海《大照禅师碑》、柳诚悬《清净经》,仿欧阳询、褚河南书哀册,仿薛稷、怀素、米南宫、赵松雪、苏长公、蔡端明等各家书卷。湖帆有跋云:“是卷初藏裴伯谦,后归吴渔川,渔翁专收董书,集其精华数以百计,余先后获观,亦二三十品,几无一非精品。是卷归慎庵方兄秘笈,方兄以金针医术负盛名,而其长君幼庵,不但能传其术,癖好书画甚于乃翁,方兄遂授幼庵藏之。”凡此琐琐,都足以见湖帆的生平交谊。又湖帆与潘永瞻相熟稔,潘藏有湖帆所作《辋川诗意》扇裱成册页,请黄秋甸为题,秋甸迟迟未着笔,而十年内乱中,潘家被钞,文物荡然,这扇在秋甸处,却得留存,永瞻对此益加珍视。湖帆精品,有摹《画中九友》笔法而成的小册页,自谓生平得意之作,后归“安持精舍”的陈巨来。又为王季迁作八尺长五寸高两手卷:一仿元四家,一仿明四家,联翩着笔,一气贯之,而自成各种笔法。如仿元四家,第二段崇山峻岭,为黄鹤山樵,将及第四段时,笔乃渐疏而为平原远坡,居然云林了。季迁远渡重洋,挟之而去。湖帆颇喜为人作图,如为钱镜塘画《小方壶图》,为冼玉清画《琅玕馆修史书》,为周炼霞画《螺川诗屋图》,为尤墨君画《塔西掷笔图》,为许窥豹画《今雨楼图》,为吴小钝画《慧因绮梦图》,为陆颂尧画《陇梅图》,为俞子才画《石湖秋泛图》,为孙鸿士画《双山游屐图》,为关颖人画《梅花香里两诗人图》,为汪旭初画《碧双栖论词图》,为冒鹤亭画《水绘园图》,为叶遐庵画《梦忆图》,为沈寐叟画《海日楼图》,为王栩缘画《小孤山图》,为吴癯庵画《霜厓填词图》,为蔡巽堪画《梅花草堂填词图》,为杨铁夫画《桐荫勘书图》,为陆蔚亭画《秋夜读书图》,为我画《纸帐铜瓶室图》。以上许多作品,经过内乱,有的毁失了。某年夏暑,笔者持一章太炎篆书扇往访湖帆,湖帆看到这扇一面尚属空白,便就扇头绘一绿萼梅。又有一次,他绘一红梅横幅,上题《折红梅》词一首,问我“折红梅”之“折”字,您觉得有否忌讳?我答以什么都不忌讳,他就把这幅画脱手见赠。实则他也是百无禁忌的。一度木刻书画润例单,刻成扁宋字,他问我是不是类于讣告。在抗战和胜利时期,物价不稳定,经常上涨,所以润例逢到节日,往往盖上印章,节日后照例增加若干。许多笺扇庄投机取巧,动辄在节前预定单款数百件,先付润资。等到他润例增加,笺扇庄便保住利润而比较低于润例者出让,生涯大好。湖帆乃定单款倍润,藉以抵制。

湖帆画山水,以云气胜,往往展纸挥毫,先以大笔泼墨,稍干,用普通笔蘸淡墨略加渲染,寥寥数笔,已神定气足。一经裱托,精神倍出,耐人寻味。他这种奇妙熟练的画技,他人学之什九不成。

湖帆作画,临摹较多,他曾经这样说:“学古人画,至不易,如倪云林笔法最简,寥寥数百笔,可成一帧,但摹临者,虽一二千笔,仍觉有未到处。黄鹤山樵笔法繁复,一画之成,假定为万笔,学之者不到四千笔,已觉其多。”这是临摹有得之言。湖帆的画,以山水为主,苍茫雄隽,漫涉各家流派,花卉腴润秀丽,仿佛南田。原因在于陆廉夫是学南田的,曾在大处为幕客,湖帆早年作画,未免受些熏陶,湖帆见有破损古画,以廉价购之,他在破损处能添补得毫无痕迹,交刘定之加以精裱。有一次,人以残损的唐六如仕女,交换湖帆一幅山水,湖帆精心补添,唐画居然完好如初。

湖帆善于鉴赏文物。他生长于状元渊薮的苏州,曾动了脑筋,搜罗清代的状元写扇。他的祖父大澂已蓄着状元扇若干柄,他在这基础上再事扩展。清代每一科的新状元,照例须写些扇面赠送亲朋。在新科状元方面,一纸人情,只须略事挥洒,不费什么;在亲朋方面,一扇在握,却以为奇宠殊荣,视同至宝。因为如此,状元写扇,流传较多,湖帆拟搜罗有清一代的状元扇,以为年代近不难成为全璧,岂知实际殊不容易,往往有许多可遇而不可求的。也有些状元的后人,和吴家有世谊,湖帆认为向他后人商量,一定有把握,不料后人对于先人手泽,并不重视,鼠啮虫蚀,寸缣无存。加之扇面是写给人家的,不可能写了自留,这样按图索骥,大失所望。但湖帆具有信心和毅力,还是千方百计地搜求。有的出高价收买,有的用极珍贵的藏品与人交换,历二十年之久,才获得七十余柄。顺治间的,有孙承恩、徐元文;康熙间的,有缪彤、韩菼、彭定求、归允肃、陆肯堂、汪绎、王世琛、徐陶璋、汪应铨等;雍正年间的,只有彭启丰一人;乾隆间的,有张书勋、陈初哲、钱棨、石韫玉、潘世恩凡五人;嘉庆间的,有吴廷琛、吴信中等;道光间的,有吴钟骏。其他如咸丰间的翁同龢,同治间的翁曾源、洪钧、陆润庠等。至于末代状元,那是肃宁刘春霖了。春霖字润琴,于光绪三十年甲辰科取得一甲一名,比任何人都晚,直至抗战时期才下世。当时湖帆加倍送了润笔,请春霖在扇面上作跋语。湖帆更用蜡纸油印《清代状元名次表》。详列年份及干支,以便检查。小说家范烟桥和湖帆是老同学,而且是甲午同庚,交谊很深。这时苏州拙政园的一部分,辟为苏州博物馆,由烟桥主持其事。烟桥为了充实该馆,到处搜罗文物。他想起了湖帆的状元扇,特地到湖帆家商谈,湖帆慨然将七十余柄状元扇,全部送给苏州博物馆。湖帆其他的收藏,有铭文累累的周代邢钟和克鼎,那是大澂遗传下来的,名其室为“邢克山房”。金石拓片,装成二十余巨册。案头常置着虎齿笔架,那是大澂出猎所获的。丁卯岁,湖帆在杂件中发现约重三钱的黄金一块,上有阳文“秦爰”二字,湖帆不知为何物。一日,陈巨来见了,告其曾在袁寒云家获睹类似的金块三丸,其一上有“楚爰”二字,寒云对陈说:“这是战国时代的罚锾。”寒云且以“三爰庵”为斋名,可见这金块是很宝贵的。某岁,许姬传出示一昌化石章,红莹似山楂糕,湖帆见之爱不释手。后来姬传求湖帆作一小幅画,即以红昌化石赠之。湖帆又藏有两油画像,不知何人所绘。一绘其祖父吴大澂,一绘邓世昌,两人皆为甲午战役参加者,神情毕肖,动人心目。湖帆又藏有二楹联,联语一用简笔字,简至无可再简,一用繁笔字,繁至无可再繁,相形之下,格外有趣,惜我失忆书者姓名。又海上书家沈尹默高度近视,人以为他不能擘窠书,但是沈却写赠湖帆一丈二尺的大对联,在沈书中为仅见。湖帆收藏五花八门,琳琅满目,家中简直像个长期文物展览会。

湖帆的鉴赏力高人一等,古今绘画,均能立判真伪,且能说明年代,又能指出某画是谁画的山头,谁补的云树小汀,某明人画是清人所伪作,某元人画是明人所伪作。所下断语,百无一失。那年赴伦敦国际艺展的故宫旧藏,先在上海预展,后运往伦敦,聘湖帆为审查委员。经他鉴定,才知大内之物,真伪参半。全国美术展览会、上海苏州文献展览会,都请他审定,结论精确,令人佩服。我曾问:“鉴定真伪是否根据笔墨、纸缣、题款、印章?”他说:“这些方面,当然是不可忽视的要点,但善作伪者,都有混淆之法,一经幻弄,往往碔砆乱玉。我的着眼点,偏在人们不注意的细小处,因为作伪能手,轮廓布局,运笔设色,都能摹仿得一模一样,惟有细小处,如点苔布草,分条缀叶,以及坡斜水曲等,作伪者势必不能面面俱到,笔笔注意,我便从此打开缺口,找出岔子,真伪便不难辨别了。”

湖帆刊印了若干种书册,除上面提及的《联珠集》《佞宋词痕》《绿遍池塘草图》《梅景书屋画集》外,又印《梅景画笈第二册》《梅景书屋印选》,还为其先伯祖大根,刊《澹人自怡草》,为其先祖大澂,刊《愙斋诗存》及《吴氏书画集》,这是他和夫人潘静淑共同校订的。又共同鉴定所蓄金石书画,共一千四百件,都有志录,謇叟王佩诤誉之为“合归来堂鸥波馆寒山千尺雪于一冶”。大澂,别署愙斋,是因藏有宋微子鼎,下有“为周愙之文”,便作《愙斋歌》。该鼎不幸于板荡离乱中失掉,经过数十年,出现在天津柯氏家,抗战时期,湖帆花了高价向柯氏赎回,拓了鼎文,贻送戚好。后归苏南文管会。

湖帆五十周岁时,和梅兰芳、周信芳、汪亚尘、秦清尊、郑午昌、李祖夔、范烟桥、杨汪磬等同龄二十人,结成“甲午同庚会”宴于沪市魏家园,共饮千岁酒,制有纪念章,图纹为千里马,甲午年是属马的。午昌生日最早,称为马头,汪磐生日最迟,称为马尾,当时大家兴高采烈,欢聚一堂。现在这二十位寿翁,恐已没有几人在世了。

湖帆中风了两次,由金针家方幼庵诊治得愈,继患胆石症,在华东医院施行手术,取出胆石一块。湖帆晚年,忽而喉道梗塞,不能饮啖,又复施手术,从此喑不能言,偃蹇小榻。我慰问他,他屈着大拇指以示向我鞠躬。接着,十年浩劫开始,所有书画文物并家具被钞一空,他愤极,拔去导管而饿死,时为一九六八年七月十八日,年七十有四。一代画宗吴湖帆就这样离开了人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