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» 人工智能的进化 » 人工智能的进化全文在线阅读

《人工智能的进化》自动化是好是坏?

关灯直达底部

自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普及以来,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自动化。随着计算机和机器人变得越发智能,它们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原本要靠人工完成的工作。那么,我们该怎么办呢?当人类劳动在社会商品和服务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减少时,我们的财富该如何分配?虽然我意识到这是个严肃的问题,但我认为它更涉及政治,而非技术,因为答案取决于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。(如果社会商品和服务都是每天从天上掉下来的,我们依然会面临同样的困扰。)

但无论如何,这个严肃的问题需要谨慎对待。人类的自我价值主要取决于我们为提供产品和服务而做出的贡献,并由我们借此获得的工资来体现。如果因为自动化或其他原因,社会不再需要我们工作做出的贡献,那么我们就要依靠其他途径实现自我价值。很多人能够适应这一转变,他们通过投身慈善事业、不断学习充电、参加艺术活动、寻找兴趣爱好等途径找到了生活的意义。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失业是无法忍受的。

此外,如果劳动及收入在人类生活中只占很小的份额,那该根据什么来分配商品和服务呢?在一个大范围失业的社会当中,该如何分配呢?可以想象,在乌托邦社会中,机器承担所有工作,人类可以坐享其成,互不相争,但这并不现实。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强烈拒绝平均主义,人们并不满足于仅得到所需的商品和服务,总是还想更进一步,比有些人更优越。

千百年来,每个国家的国王和王后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,而奴隶和农奴则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,人们对此默然接受。时至今日,出身依然是决定你能得到多少财富的决定性因素:预测你未来地位和财富的最佳指标就是你的父母(因此投胎要谨慎,当然这是句玩笑话)。但是如果到了未来,人们不再需要就业,那是不是又要靠出身决定一生了?

当然,一个无须工作的社会也会有多种运行方式,但是我们暂时还远未能对其进行理性分析。在现代西方社会中,人们更不愿去思考这些问题。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·撒切尔曾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:“世间并没有社会,只有个体的男人和女人,只有家庭。”在这种态度下,做出任何理性的改变都困难重重。即使如限制贫富差距扩大这样相对简单的事情,我们也力不从心。我们似乎不愿主动作为,谋求改变,而更愿被市场的力量和富人的利益牵着鼻子,走到哪儿是哪儿。